
发布日期:2025-04-17 21:39 点击次数:131
取经问道拓视野
互学互鉴促发展
他山之石可以攻玉。4月7日至11日,我校组织2025年春季县级班全体学员赴襄阳市委党校开展为期5天的异地互换教学。此次活动通过专家授课、实地考察、案例分析、交流研讨等方式,使学员们详细了解了襄阳市在产业发展、文旅融合、乡村振兴、教育改革、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,如期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,学员们的政治能力进一步提升,思维视野进一步拓展,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,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。
聚焦“新思维”,发展新质生产力
4月9日至10日,学员们实地考察参观了襄阳市比亚迪产业园、东风纳米襄阳工厂等标杆企业和重点产业园区,切身感受到襄阳在工业经济、产业布局、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强劲发展势头,也为助力黄石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提供了宝贵启示。
展开剩余82%襄阳以新能源汽车、高端装备制造等为核心,依托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,形成“龙头引领+配套协同”的产业生态。比亚迪工厂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一年半时间,带动百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,展现了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强大效能。东风纳米襄阳工厂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,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“双提升”,印证了“科技赋能产业”的硬道理。襄阳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、人才引育政策,为我们破解技术瓶颈提供了参考。
学员们认为,我市应借鉴襄阳“链式思维”,结合黄石的新材料、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,加快补链延链,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新兴产业规模化。同时,要强化创新引领,突破发展瓶颈。完善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机制,加大科创平台建设力度,鼓励企业技改升级,培育更多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要进一步对标襄阳营商环境标准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,以更优生态吸引投资、留住企业。
抢抓“新风口”,推动文旅融合发展
学习期间,学员们先后参观了襄阳市博物馆、襄阳古城、盛世唐城等,切身感受襄阳的文化魅力。襄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闻名于世。近年来,襄阳抢抓文旅产业发展“新风口”,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,着力发展沉浸式文旅新业态,从可观到可游,变看景为入景,让流量变留量,让人印象深刻。
学员们认为,我市应坚持以文铸城,加强文化资源保护,推动文化创新发展。抢抓省委、省政府支持黄石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机遇,通过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加快文化产业发展。坚持以文兴业,依托工业文明打造文创街区,引入特色民俗、民间工艺、手工作坊,采用数字技术和光影呈现,实现工业遗产视野下的活力再造。融合红色旅游、乡村旅游等资源,打造具有黄石特色的全域旅游线路,充分释放黄石文化旅游潜力,推进文化产业提档升级,使文旅产业成为黄石经济增长的新领域和新动能。坚持以文惠民,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加大公共文化产品的投放力度,扩大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,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品质,为推进黄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。
解锁“新密码”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
4月10日,学员们实地参观了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。堰河村位于鄂西北大山深处,“八山半水半分田”,过去曾是典型的贫困山村,村里是“见山山秃头,见水水断流”。近年来,村里按照“管好山、护好水、修好路、育好人、建好村”的发展思路,带领党员群众开荒种茶、修路护林,将“秃山头”发展成“绿银行”。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,把山水变风景、农民变股民,曾经负债累累的“穷山沟”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,年接待游客80万人,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,村民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,实现了美丽蝶变。
学员们认为,堰河村从“穷山沟”到“绿富美”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实践伟力。我们要学习“堰河经验”,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牢固树立和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坚持生态经济化、经济生态化,实现百姓富、生态美相统一。学习堰河坚持因地制宜、找准发展路径的科学思维,选准一条适宜发展自身优势、与自身条件相符合、农民群众能广泛参与的路子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学习堰河壮大集体经济、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机制。学习堰河走好群众路线、实行共同缔造的管用方法。学习堰河党建引领,党员干部冲锋在前、务实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。我们要通过解锁堰河蝶变的“新密码”,推动黄石乡村全面振兴。
健全“新机制”,科学推进教育改革
4月11日,学员们参观了襄阳四中义教部和襄阳四中,聆听了襄阳四中负责人关于学校办学理念、发展历程、办学成果等情况介绍,实地考察了新老校区的建设情况。襄阳四中秉承“成就最好的自己,服务祖国和人民”的办学理念,锐意进取、开拓创新,以优异的办学成绩跻身“中国百强中学”之列,书写了令人瞩目的教育传奇。
学员们认为,黄石教育事业应学习借鉴襄阳教育的成功经验,聚焦建支点,坚持提质扩优、素养提档,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,统筹推进育人方式、办学模式、普职融通、保障机制改革,着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,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,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,锚定建设教育强市,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,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,以教育之强夯实支点建设之基。
接受“新洗礼”,筑牢廉洁底线
4月8日下午,学员们踏入襄阳“古隆中”廉洁教育基地,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廉政对话。古隆中是智慧化身诸葛亮的躬耕之地,他一生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,不仅展现了卓越才能,更彰显了廉洁风范。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,他的俭朴生活与清廉作风为后世所敬仰,这是古人对廉洁坚守的生动例证。他所作的《诫子书》不仅是对后代的训诫,更是廉洁自律精神的映照。
学员们认为,对于领导干部而言,廉洁是从政的基本准则。当今社会物质诱惑繁多,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肩负时代重任、人民重托,应从诸葛亮的廉洁风范中汲取力量,更应时刻保持内心的宁静,克制欲望,做到廉洁从政。襄阳古隆中廉洁教育基地是鲜活的教材,它让学员们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汲取养分,让廉洁意识入脑入心。学员们纷纷表示,在未来工作中,将结合目前在全国开展的“八项规定精神”及其实施细则主题教育活动,努力做到以史为鉴,将在古隆中领悟的廉洁精神贯彻到底。在日常小事与细节上守住底线,面对诱惑坚守原则,以实际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时刻保持内心宁静,以古为镜,方能正身明心,克制欲望,做到廉洁从政,让廉洁成为从政底色,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,不负党和人民的期许。
此次黄石市委党校与襄阳市委党校开展异地互换互学活动,既是一次解放思想、开阔眼界的实践之行,更是一次对标先进、学习经验的取经之旅。为期一周的调研学习,学员们通过互学互鉴拓宽发展思路,在取长补短中促进学学相长,增强了主动服务湖北支点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,提升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本领。学员们纷纷表示,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配资导航,将襄阳经验转化为推动黄石建设发展的实际行动,把异地教学所获、思考所得,运用到工作实践中,为我市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贡献力量。
发布于:北京市Powered by 黄金交易杠杆_融资融券杠杆_证券资金杠杆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